The Nomad Family因為全球疫情關係”滯留”在法國, 2021年1月中更搬到法國其中一個山景如畫的UNESCO城市Briançon, 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如何在疫情下有效率地在法國跨城市搬家。
首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由旅居各地到定居法國的背景, 如果只對跨城市搬家的方法有興趣的話, 可以直接跳到紅色標題。
由旅居變定居
有follow我們不定期更新facebook專頁的讀者可能會知道, 從我和Maxime認識開始, 我倆就一直居無定所旅遊(我媽形容為流浪)直至Darian出生, 我們才逗留在法國近3個月, 夢想着環遊世界的我們沒有因為生命中多了一個嬰兒而停止旅遊, 因而決定帶5星期大的Darian到我們仨都從未踏足過的美洲新大陸墨西哥及拉丁美洲國家s闖蕩。
旅居多年, 有時會因為我們長期travel on a budget, 一邊旅行一邊授課而感到累, 完成第一個美洲big trip後, 我們嘗試過找一個值得定居的地方住上幾個月, 原本打算定居台灣, 但我們貪心, 在台灣環島後覺得還可以旅遊多一陣子, 於是在亞洲旅遊數月後, 又完成了另一香港陸路到法國的big trip。

原本打算在東歐的低生活水平國家住上幾個月後出發到非洲旅遊, 但從香港返法國後很快就驗出懷上蒙古製造的二寶, 經多番討論後, 我們決定產後再去東歐, 待產期間我們爭取最後的三人遊機會, 自駕遊到鄰近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baby moon, babymoon旅遊後回到法國不久, 二寶都還未出世, 歐洲就爆發疫情, 原本轉運回香港途中的幾盒口罩輾轉一個多月後回來陪我們作戰…
為什麼選法國?
自2019年8月起我已入境歐盟國家, 當時我持的是旅遊簽證, 因為懷上二寶+決定在法國產子的關係, 所以我以“法國人之母”的身份及家庭團聚的理由申請了法國的長期簽證(申請時因為翻譯出世紙的問題而變成了逾期居留的身份,罰了幾十歐… 如需官方翻譯員翻譯出世紙可以pm, 2019年收20歐元一版) 拿到法國長期簽證後可以留在申根國家多於3個月, 這令我們的旅居計劃更具彈性, 有更多選擇。
可惜Covid19在2020年3月左右在歐洲開始變成一回事… 原本打算產子後到東歐國家旅居的計劃因為法國屢創新高的確診數字、多階段的confinement及反覆的疫情而擱置了。夏季因為法國政府沒有限制國人的活動, 我們和其他法國人一樣過了一個正常的夏天, 我們的正常生活當然少不了旅遊。從瑞士Helpx之旅回來後沒多久, 之前說不會再有confinement的法國政府反口了, 於是我們又stuck在Darian爺爺的家渡過lockdown…
歐洲國家高居不下的確診數字令我們覺得: 萬一中招確診了, 留在法國接受國民級醫療, 總比在其他醫療沒有法國級數的國家接受次等治療好, 非常時期, 留在法國比較安全, 旅居東歐的計劃因而被無限期擱置了。
跨城市搬家的原因
不知道大家對成年子女住在父母家有什麼感覺? 可能是因為lockdown影響了大家的心情, 可能是因為Digital Nomads的工作性質令人誤會, 可能是一個人住及五個人同住的差異太大, 同住了幾個月後大家因為三代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習慣及喜好磨擦日增, 相見好、同住難, 所以在第一次confinement完結後我們已經有搬家的念頭。
第二次confinement的限制雖然比較寬鬆, 但因為秋季不能在家游泳、日照短又影響心情, 所以很多時都提不起勁, 每週工作三天, 主理在家時午餐、晚餐的爺爺見我們的工時比他還短, 但全天不見人, 可能覺得我們無所事事吧, 加上兩個好奇心爆發的小孩愛周圍搗蛋+搞破壞… 談話內容逐漸變得乏味、磨擦漸多, 我們只在等搬走的時機。
我們心目中的法國宜居城市
法國有498個香港般大, 宜居的城市有很多, Maxime不喜歡城市生活 (我雖然喜歡城市的方便, 但大城市的交通和污染問題絕對完敗了方便, 小朋友長大之前我都不想住在大城市) 我們又不喜歡太鄉村的生活, 所以選擇理想居住城市時首先考慮的是戶外活動的選項+全年好天氣日數, 我不諳泳術🙈比起近海, 我們更喜歡近山, 所以一開始選了Briançon及Pyrénées兩個鄰近邊界的城市, 覺得通關後出遊會比較方便。
Pyrénées是從西班牙自駕遊回法國時得到鄰近地區的人所推介的城市, 當地接近西班牙, 有很多山和森林, 而且有不少alternative school可選擇。唯一令我們卻步的地方是我們從未到訪過當地, 疫情下一家四口自駕遊視察環境又不太方便。
另一個選擇Briançon是一個我在2020年夏天認識的城市, 當時我們因為confinement悶瘋了, 登記成為Helpx付費會員後想一家四口到瑞士打工換食宿。在得到瑞士Helpx host回覆之前, 我們被一位育有3個子女的單親媽媽邀請到他家照顧三位8至17歲的青少年, 因此有機會在Briançon的舊城區住上一星期。

就是這次夏天國內遊啟發了我們搬到Briançon, 9月底還在瑞士旅遊時, 我們開始陸續收到在Briançon租屋的消息, 11月底, 我們在只知地址、不了解單位間隔及鄰居的情況下落實在聖誕節後搬離爺爺的家。
原本打算在新居進行新年倒數, 但爺爺的家在聖誕日被人入屋盜竊, 連車都被偷去, 有不少手續要幫忙處理。加上新居所在的城市又斷斷續續下雪, 不便搬屋, 所以一直拖至2021年1月中才遷出爺爺的家。
最有效率的搬家方法
要知道, 我們一家4口中, 有3個人在”搬”家一事上近乎“無能為力”。考慮到這個人手不足的情況, 我們當時構思了幾個可行的搬家方案:
1. 租貨van – 帶爺爺去Briançon – 爺爺顧小孩, 我和Maxime搬 – 爺爺駕駛貨van回去還
2. 帶2位大隻朋友及其中一人的貨van去Briançon, 我照顧小孩, Maxime和2位朋友搬
以上2個方案都需要用到人情牌, 而且跨城市搬屋的單程車程約需3小時, 來回需要6小時有多, 即日來回+搬家的體力消耗媲美半馬。兩位朋友雖然是自己的老闆, 但星期一至五都需要工作, 要他們幫忙就=要他們犠牲一個不下雪的週末。
猜猜我們最後選了那一個方案? “勞役”家人? 還是”勞役”朋友?
哈哈, 以上都不是。
最後, 我們採用了方案3: Maxime租來一輛貨van, 同日晚上連同兩位大隻朋友在晚上冒微雨搬床、衣櫃、煤氣爐等大小傢俬+寢具+玩具, 翌日單人匹馬駕駛3小時上Briançon, 再以時薪10歐元僱用一位住在Briançon的男子2小時幫忙搬運傢俱, 然後再駕車3小時歸還貨車, 隔日再帶我們仨到新居。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不用打擾其他家人朋友, 考慮到各位老闆幫忙搬家的機會成本, 這個方案一定是最划算的選項。唯一的缺點應該是部分傢俱下的地板不能被徹底清洗(其他地板被我清洗完4次後依然是灰色的><)
第一次見新居真身
說起來可能有點荒謬, 但Maxime搬屋當日是我們(其實只有Maxime)第一次了解到新居的真身: 包括單位在大廈地下的位置、鄰居是一位獨居中年男子、三個房間的大小和分佈、屋內的置物空間及1.5個露台所面向的風景。
沒想到這樣隨意的租屋都會遇上這麼”荀”的單位, 我們的新居在舊城區的山上, 而且接近山頂, 所以除了能飽覽Briançon全景之餘, 還可以看到雪山群立的風景, 超有渡假的感覺。

在法國跨城市搬屋後感
這是我們第一次在法國搬屋, 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經歷搬家這回事, 我一直知道自己只是暫住在爺爺的家, 所以一直沒有添置什麼衣物或個人用品, 只是在共用的廚櫃放了一些亞超買到的食材。由於旅行的珍貴回憶不打算帶到新居, 所以屬於我的物品一個40L背包已經足夠有餘, 倒是兩兄弟的衣物、玩具多到無論怎樣裝箱都還是會看到一件又一件漏網之魚…
有時會懷念一個人輕裝上路的感覺, 但暫時有個固定的地方住下來一段日子(即使有疫苗, Covid19似乎還是會再縈繞一年半載以上…), 我都不介意添置更多能令生活過得舒適一點的物品。不過, 有了小朋友後, 我對家中物品的安全要求有所提高, 寧可買高質素的二手物品, 也不買便宜但臭/ 易壞的東西, 有了小孩的生活好像變得更有要求、更舒適了… 想追蹤我們post疫情旅遊前定居Briançon後的生活, 可以subscribe我們的email list哦~
下一篇教大家如何尋寶, 在各個法國網購平台入手新居所需的傢俱/廚具/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