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Darian已經由旅嬰進化成4歲8個月的小男孩, 由於疫情仍未結束, 出發旅行之日遙遙無期。考慮到Darian對群體活動的渴望, 所以我們在2021年9月, 結束了4年多在路上自家教的日子, 讓Darian做細B入讀幼稚園大班,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們在疫情下的在家學習經歷及家中各人在Darian第一個開學日的心情。
法國學校分派學位的方法
一般來說, 在法國讀書如無特別要求(蒙特梭利教學、森林學校、另類教學、國際學校、名牌私立學校等等), 從幼稚園、小學到中學, 都會被分派到住所附近的學校, 因此, 家長為怕子女入讀品流複雜的學校而搬到”名校區”的情況並不罕見。
如世界各地一樣, 在巴黎、里昂等大城市因為有較多需求, 所以市內有比較多推行非主流教育的學校, 校風佳、成績好的國際學校和名牌私立學校吸引到很多父母從子女一出生就為他們將來入學舖路。
我們呢, 在決定搬離爺爺的家時, 已經有留意過2個城市所提供的另類教育選擇, 不過最後還是因為對Briançon了解多一點而搬來這裡, 小城市沒有很多選擇, 基本上從搬家起已經做好了選校的決定。

法式教育的優劣
香港教師的薪酬比很多國家(包括法國)都高, 而且有教育局及校董會等組織監察教師的言行舉止, 所以教師在家長和同學面前一般都是完美的典範(教師也因此在放學後都承受很大的壓力!!)。
法國一向自由, 加上所有行業的長期合約員工CDI都不容易被解僱, 教師的薪酬又不是特別高, 所以很多教師對工作都沒有很上心, 覺得就是一份工作而已, 到網上搜尋一下就會發現很多學校的google rating都不太好, 有針對教師質素的負面評價。
雖然法國的教育比亞洲的教育輕鬆, 着重活動教學、運動課, 不需幼兒學寫字, 但因幼稚園和小學都是一個班主任任教所有科目, 如果老師不喜歡某位同學, 那位同學就很可能要倒楣一個學年了。
法國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
在2021/22學年前, 法國都容許適齡學童在家自學homeschooling, 但因為近年的國內恐怖襲擊主要由沒有接受主流法式教育的人所造成, 所以現任總統希望於任期內以強制適齡學童接受學校教育來嘗試解決問題。
我們在1月中剛搬來Briançon時, 加入了一個有四十多人的05區homeschooling群組, 幾次見面後認識到一些homeschooling 原因各異的家長。當中有人不滿政府要求6歲以上小孩在Covid期間需像動物一樣戴口罩上課而決定停學; 亦有人因為較年長子女在學校的不愉快經歷(子女被欺凌但老師視而不見)而決定自己教, 印象中, 我所見過的家長都不是因為推崇某種教學法, 而山區沒有這種另類學校而homeschool的, 他們都是因為不滿法國的學校教育而拒絕讓子女入讀主流學校的。
疫情下的教育: 合法地在家學習
Darian 3歲以前, 我們長期生活在路上, Darian每天跟著我和Maxime到處學習, 由三十幾個國家所遇到的千千萬萬個有緣人教他怎樣做一個happy kid。
完成人生中第3個big trip回到法國後, 除了獲得家中將會有新成員的消息外, Covid的肆虐令我們首次長期生活在同一環境下: 與爺爺同住半年。
當中大部分時間都因為居家防疫的關係, 我們長期留在家裡, 幸好家中有後花園和泳池, 一欄之隔又有鄰居的幾位小孩, 所以即使很少外出, 仍有不少有趣的事情可以做。
因為家中有很多易碎擺設的關係, 我和Darian通常在書房學習和玩遊戲。產後的我雖然因為自己坐月子後恢復得不錯, 但下流(惡露未清)的日子依然不想跑跑跳跳, 所以我和Darian做的多是靜態活動, 例如認字、畫畫、閱讀、小手工等等, Maxime則負責跑、跳、拋、游等動態活動, 基本上我們傾向放任自學unschooling, 始終Darian年紀尚小, 無學習大綱、無壓力的遊戲中學習比較適合他。
搬家後, 我們因為1. 想Darian和Mati有多一些相處時間 2. 避免Darian在學校感染病毒後回家傳染年幼的弟弟 而決定繼續自家教。

不過, Briançon的冬季很長, 從1月底初搬來時至4月底, 即使在放學後的時間到公園都不是每次都能遇到小朋友。加上Covid下很多興趣班都取消了, Darian每一天都渴望和其他小朋友相處、交流, 但我又沒有車牌, 不能彈性地約見Homeschooling群組內的其他小朋友, 而且4年多以來沒有一個晚上可以一覺睡過夜的我長期在家+附近(一條火車線只有6個站…)育兒覺得心很累, 全職照顧2個小孩和打理家事, 整個人除了媽媽這個角色就似乎沒有太大個人成長, 令我的性格日漸急燥。於是, 在權衡各方的需要後, 我們決定讓Darian在2021年9月入讀幼稚園。
入讀法國幼稚園
法國的幼稚園按年齡分級, 不由父母決定子女做大B或細B, 12月中出生的Darian以4歲8個半月之齡入讀幼稚園大班, 即升讀小學前一年的級別。開學前2個月左右, 我們收到有關參觀學校的邀請電郵, 但活動前一天又收到因為疫情關係而取消的通知。
雖然沒有參觀到學校, 但Darian在入讀幼稚園前其實已經有一些參加托兒班的經驗, 因為法國的學生逢星期三都不用上學, 所以每區都只在逢星期三及長假期開放的托兒中心, 由職員陪小朋友按每週主題做手工、煮食和去公園玩耍。
Darian在爺爺家住的時候已經去過那邊的托兒中心, 有過一次被投訴、然後第2天變超級乖巧小天使的經驗。
搬家後的頭幾個月, Darian都沒有去這邊的托兒所, 直到暑假時我們才為他報名。然後有一天, 我在他回家後幫他洗澡時發現腰背多了2處瘀傷, 可怒也! 職員在爸爸接放學時完全沒有交代過!!! 我問Darian瘀傷是自己造成的還是因為被別人推跌, 他的回答令我更加憤怒: 他清楚地說出推跌他的小孩的名字, 又重演小孩怎樣推他, 然後告訴我, 當他告訴大人時, 負責看管小孩的大人只顧滑手機, 完全沒有處理。聽後完全氣死我!!! Darian和很多小朋友都不是每天到托兒中心玩, 沒有即時處理就等於沒仇報…

法國的幼兒看管者就是這麼容易當, 在家托兒的照顧者不需資歷認證, 托兒中心的照顧者受薪玩手機… 跟其他在法媽媽交流後發現, 不論大小城市的幼兒園、 托兒中心都有這種事情發生, 報讀前最好先向鄰里查詢。當下馬上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法國家長不信任學校的care taker, 寧願付出更多心力、減少家庭收入來自己教自己的孩子。
Darian是一個很能忍痛的孩子, 6個月大時打針已經沒有哭, 2歲半時下巴縫了3針都沒有哭很久, 所以即使在托兒中心被推跌撞瘀, 他仍然因為那裡的小玩伴和玩具而樂意重返。
期待開學日
因為間中和Darian經過附近的幼稚園時會見到小朋友在幼稚園內的遊樂場玩樂, 所以對Darian而言, 學校就是可以跑跑跳跳、可以騎三輪車的地方, 是托兒中心的一週四天升級版, 所以他十分期待入讀幼稚園。
開學前一天, 爸爸帶他到郵局領包裹, 他看到新書包和新鞋子後十分興奮, 更為此自創歌曲, 外出遇到幾位成人朋友時亦歡喜地說: 我的爸爸買了新鞋子和書包給我明天上學用。
對我來說, 我其實也蠻期待開學, 因為Darian上學象徵着我能從2兄弟的全天候獸叫2重奏中喘息幾小時, 也有更多時間去進修, 雖然不奢望能夠用Mati每天小睡的1-2小時完成一個半個學位, 但我真的很希望能於年底前完成駕駛執照的筆試, 甚至路試, (駕駛能力對多寶媽來說真的很重要!!) 亦希望能多讀/多聽幾本幫助我應對terrible 2 3 4 5 6 … 的教養書。
第一個開學日的實況
上學的第一天, Darian由爸爸叫醒, 自動自覺穿好衣服後, 很合作地吃早餐(平時都只愛玩玩具, 早餐拖到10點才吃)。
我在隔壁聽到他起床的聲音後, 就叫醒旁邊的Mati, 幫弟弟換好衣服後就直接把他放上推車, 準備全家總動員送哥哥上學。
8點25分左右, 我們抵達學校, 與老師第一次見面。老師問Darian叫什麼名字後, 叫一位同學帶他去洗手, 再帶他到裡面看看, 然後告訴我們她是大班星期一、四、五的老師, 星期二會有另一位老師上課, 又交代了午飯和放學接送時間等資訊。
由於第一次上學就入讀大班, 很多從小班、中班升上來的同學都比Darian清楚等上課室的流程, 所以由小朋友來帶領新同學的方法我十分欣賞~ 幾分鐘後, Darian和同學回來了, 愛閱讀的Darian見到其他小朋友在”排排坐”看書, 應該想要加入, 所以見到他跟一位男同學對答。
爸爸低聲叫了幾下Darian想要說byebye, 但Darian都聽不見。大概是見到兒子生性父倍感安慰, 所以隔着口罩也看到Maxime有點感觸的樣子😅

而我呢, 因為平日對Darian太多😂知道Darian是個外向的小孩, 能夠自己問”可不可以跟你玩?”, 又會在被欺負時說”Arrêter!”, 所以見到他有機會一次過跟22位同學一齊用法語學習、一齊玩時, 只感到開心, 沒有特別感動, 因為就讀法文學校的體驗是我自己homeschool時不能給他的。
雖然比同齡小朋友遲了1年半才入學, 但接受學校教育始終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它象徵小孩將會受到更多為了群體利益而訂下的規則所規範, 亦是父母需要學習逐漸放手的起點。
自我提醒: 接受學校教育可以讓子女學習獨立處事, 有好有壞。最重要的是不要因為小朋友上學了, 就將教育的責任全部推給學校的教師, 我們要繼續鼓勵Darian和我們分享他的所見所聞, 希望他在放學後依然維持跟我們討論大小事的習慣, 讓我們繼續和他一起反思生活、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