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生命是一件美好的事, 有計劃而懷孕的爸媽對新生命充滿期待, 就算是沒有計劃懷孕的孕媽咪在決定繼續懷孕的一刻都會開始接受自己身體的變化。生第一胎時, 新手父母學的是怎樣做父母, 生二寶時, 雙寶爸媽學的是怎樣幫助大寶二寶融洽相處, 這是兩門關於愛的高深學問。在準備升級為2寶爸媽時, 我們參考了很多資料, 以下分享我們在生二寶前為將升格為哥哥的Darian所做的心理建設, 希望能幫助雙寶爸媽和諧融洽地跟大寶一起迎接二寶。
二寶來了, 該如何為大寶做心理準備?
試想想: 你原本是家中的天之嬌子、掌上明珠, 突然有一天媽媽與你分開了3, 4天, 好不容易等到媽媽回家時, 卻發現媽媽日夜抱着一隻叫做弟弟/妹妹的生物。弟弟/妹妹一哭, 大人們就飛奔過去滿足他的需要, 身為大寶的你會有什麼感覺呢?
當然會生氣, 甚至妒忌啊!
我和Maxime都是在家工作的數位遊牧者Digital Nomads, Darian出生後大部分時間都跟着我們旅遊, 睡覺時跟我們同床一起睡, 洗澡也一起洗, 爸爸工作時我會陪伴Darian, 我工作時爸爸會陪伴Darian, 所以Darian自小就習慣有我們在身邊陪伴, 別的小孩抱着公仔睡覺, Darian抱的是爸媽。
由於長期在路上的關係, 我們的行裝不多, 玩具的數量少之又少, 回法國待產前我和Maxime幾乎沒有買過玩具給Darian, 但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有人送衣服或玩具給我們。可能是環境轉換頻繁的關係, 又或是沒有非常心愛物品的關係, Darian很愛分享, 玩具、食物都不介意借給別人或者分享。雖然Darian很大方, 但分享爸媽的愛是非常複雜的課題…
大人需要時間適應二寶的來臨, 年紀小的大寶更甚! 為了避免一向快樂活潑的Darian因為弟弟或妹妹的到來而產生焦慮感、不安感, 甚至把二寶當作敵人, 我們參考了很多方法, 並將之應用在我們的待產生活中, 以下是我邀請爸媽在生二寶前幫助大寶適應的12個必做準備:
關於生完二寶回家後如何緩解大寶老大情結的方法可以點這篇

1-提早跟大寶預告, 做好心理準備
從懷孕開始至入醫院生二寶前的一刻, 爸媽都可以持續地以不同的形式預告二寶的來臨, 幫助大寶做好心理準備。
預告的內容包括: 家中將會增添新成員, 弟弟/妹妹起初會以哭聲及肢體動作表達需求、一開始的幾個月爸媽可能需要花時間學習跟弟弟/妹妹溝通、這個過程你都可以參與等等, 當中最重要的是強調儘管家裡將會有一位新成員,但爸爸媽媽對你的愛不會因此而改變。
預告歸預告, 內容要注意點到即止, 過份地避開一些”不祥的話”或預防一些行為(e.g怕動胎氣而完全不抱大寶), 可能會讓孩子感到不安, 最好能以”迎接弟弟或妹妹是一件自然的事”的方式表達。
2-避免老大角色定型
受到之前在瑞士Helpx的寄宿家庭所啟發, 我盡量控制自己吞回對Darian哥哥角色的定型。很記得那位有6個女兒的媽媽說過, 她的女兒不能選擇出生在那個家庭, 但她們可以選擇不當”小媽媽”, 照顧子女是父母的責任, 不是哥哥/姐姐的責任。聽她的話時我們家的二寶已經出生, 所以我對這番話的印象更加深刻。是的, 3歲小孩即使說過想要當哥哥, 也根本沒可能想到哥哥會有那麼多”責任”, 我們怎能因為他們的一句戲言, 而施加社會上對哥哥/姐姐角色的期望在這些應該歡樂地遊玩渡日的小人兒身上呢?
品德教育應該由身教潛移默化而成, 大寶不應因為成為哥哥或姐姐而被迫接受”角色規範”, 無條件地讓弟弟妹。待產期間, 我只告訴Darian他即將會成為一個哥哥, 我希望他和寶寶日後會相處融洽, 就像他和公園裡的小朋友遊玩時一樣, 因為身為姐姐的我也非常討厭旁邊的三姑六婆”教我當姐姐”。

3-耐心解釋, 予以體諒
媽媽懷孕後, 肚子會日漸隆起, 身體還可能出現噁心、疲倦等不適症狀。如果媽媽一向是大寶的主要照顧者, 大寶可能會不明白媽媽為什麼突然不能抱起他、跟他一起奔跑玩耍, 覺得嗜睡的媽媽”很懶”。對於大寶不能理解/聯想媽媽肚中胎兒所帶來的影響, 家長們應予以體諒, 並耐心解釋, 而不要求大寶於一時三刻能適應媽媽與自己互動時的改變。
The Whole Brain Child一書提到, 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 應該先connect, 再redirect, 意思是先表示明白大寶想XXX(e,g跑步), 然後以言語或行為表達自己的情況, (e.g但媽媽現在跑步會很痛/很累/媽媽的身體狀況現在不容許), 再加上一個替代的建議(e.g不如我們一起牽手散步), 並在替代活動時告訴大寶雖然不能一起跑步, 但仍然”好享受和你一起牽手散步(替代活動)”
家長在拒絕孩子的請求時提供一個”可以”的選項, 可讓孩子明白自已沒有一直被拒絕, 而媽媽拒絕時省略”肚內的弟弟令我(跑不動)”等字眼, 大寶就不會覺得爸媽對他的愛因為二寶的出現而有所改變。

教養書提過不要用以下的方式跟孩子說話:
「你快要當哥哥了, 要聽話! 」曾表示不要弟妹的大寶表示很無辜; 原本想當老大的大寶聽後也許會覺得”如果當哥哥要絕對聽話的話, 我寧願不當哥哥了”
「因為肚子有寶寶, 所以媽媽不能陪你了。」這說法可能會讓大寶討厭二寶, 覺得二寶未出生已經搶走媽媽, 這改變可能不利於自己, 因此產生警戒, 為日後手足爭寵埋下伏線。
4-親子共讀迎接家庭新成員的圖書
弟弟Mati出生前, 因為疫情的關係, 圖書館和書店都沒有開, 我從Amazon買來2本同名為”I am a Big Brother”的英語和英/西雙語童書給Darian, 從書中押韻又有愛的內容向他介紹新生兒的需要, 以及作為Big Brother的哥哥可以怎樣幫助寶寶和爸媽(例如拿新尿布/將X尿布丟到垃圾桶), 兩本書都有”閱讀圖書來向小孩介紹或預告新事物, 因為兒童圖書裡的插畫可以將整個場境呈現出來, 大寶將來在真實環境遇到相同場合時就會有印象。
以上兩本書的書評及其他迎接二寶的繪本可以參考以親子共讀迎接二寶: 大寶心理建設繪本書單(3個主題8本好書)一文
5-以玩具嬰兒教導大寶可以照顧小寶的工作
玩具嬰兒的用法跟上一點提到的圖書用法相似。大部分小女孩都喜歡玩照顧嬰兒、照顧動物的玩具, 但這些玩具不應被定型為女孩子的玩具, 因為男孩子都需要學會照顧嬰兒和動物。家長可以在待產期間運用玩具嬰兒示範抱抱嬰兒、輕拍嬰兒哄睡、與嬰兒互動(念書、唱歌)的方法及拿奶嘴/奶瓶安撫寶寶等行為, 讓大寶知道什麼時候可以以老大的身份出一分力幫忙照顧弟妹。如果大寶不感興趣, 不用勉強, 因為照顧弟妹不是哥哥/姐姐的責任。但當大寶做得好時, 請父母不要吝嗇讚賞(例如”謝謝你幫了媽媽! 你真乖巧), 希望能藉讚美令大寶保持照顧寶寶的熱情。
6-一起討論, 善用胎動讓大寶接近二寶
建立大寶與弟弟妹妹的關係, 我們家用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帶大寶一起看超音波照片, Darian聽懂的法文比我多, 一起去照超聲波的產檢時, 他會一直問醫生問題XD。
我在孕期中時常與Darian討論二寶, 反覆問他喜歡弟弟還是妹妹, 他有時說想要弟弟、改天在公園跟女孩子玩得很開心後又會想要妹妹。我自己都不知道二寶的性別, 所以我會向Darian介紹可以跟弟妹一起做的事情, 當中少不了Darian喜歡做的事, 例如陪哥哥玩車車。如果我在哥哥玩火車時感到胎動, 我會叫哥哥摸一摸, 說一句”寶寶在踢我, 看來他很想跟哥哥一起玩火車”, 藉此情感連結令Darian對肚子裡的新生命感到好奇及期待。
在我懷孕待產期間, 我會指着肚子告訴Darian他曾經也和二寶一樣, 住在媽媽的肚子裡。每天晚上, 我都會叫Darian摸摸我的肚子跟寶寶說晚安, 然後以嬰兒的口吻跟哥哥說晚安。
有時候, 我會假裝嬰兒的聲音跟哥哥說話, 哥哥通常都會聽到很開心。起初我害怕”寶寶說話太多”會令Darian在看到只會哭、不會說話的寶寶時有反差, 所以後來我不時假裝寶寶哭, 然後Darian會幫寶寶翻譯”我要馬上出來跟哥哥玩!”, 超級有趣!

7-與大寶一起準備二寶的嬰兒用品
迎接新生兒少不了一系列的嬰兒用品, 如果家裡有留下大寶用過的嬰兒車、床架、衣物, 不妨跟大寶一起”話說當年”, 告訴他當年怎樣每天尿床使用這些育嬰用品, 問他會不會想見到弟弟妹妹穿同一件衣服, 坐同一台嬰兒車等等, 如果大寶不願意分享, 不需強求; 如果他願意, 可以代寶寶謝謝哥哥/姐姐。
一起準備二寶的嬰兒用品時, Darian很大方地說所有東西都可以跟弟弟/妹妹分享, 除了他用過的嬰兒用品, 還有3歲的他喜歡的滑板車、樂高積木等。我都會以嬰兒的聲音感謝哥哥, 並且表示期待跟哥哥見面, 加深兩人的情感連結。
如果需要購買二手或全新的嬰兒用品, 我會讓Darian挑選他喜歡的款式給寶寶。當然, 在未知寶寶性別的情況下, 我會先挑選一些比較中性的心儀款式, 再讓哥哥下決定, 將來寶寶穿那些衣服/玩具+笑的時候, 我就會趁機說”寶寶一定是很喜歡哥哥為他挑的衣服/玩具了~”
8-讓大寶幫二寶取乳名/名字
Darian的乳名是Bean Bean, 因為我和Maxime當時在馬來西亞很常喝soy bean milk, 又誤以為腹中物當時的體積只有一顆黃豆般小…
懷二寶待產時我們沒有特別為二寶取乳名, 因為從很早期就知道他的存在, 每次產檢都以士多啤梨、酪梨、南瓜的體積進化, 所以不好用食物名稱取乳名, 一直都只叫他bebe。如果時光倒流, 我會讓Darian為寶寶取一個中性的乳名, 甚至提議名字的開首字母, 這樣Darian每次叫寶寶時可能會更有成就感! 不過現在他每幾天就提議我們可以叫Mati做Titi/肥Ti/肥titi… 大寶替二寶取別名的機會永遠不怕太遲haha~
9-提早預告生產日及住院行程
二寶誕生, 媽媽勢必要住院幾天, 從預產期前一個月左右, 我們已經開始跟Darian預告:
1. 爸爸會陪媽媽去醫院生弟弟/妹妹, 我們會盡量在爺爺回家後才出發到醫院, 如果爺爺趕不及回來, 你就一邊跟婆婆視訊一邊等爺爺回家。
2. 媽媽生弟弟/妹妹時會很痛、可能會叫很大聲, 爸爸要照顧媽媽, 所以我們沒辦法帶你去醫院, 加上疫情XXX, 你乖乖留在家聽爺爺的話睡覺3次, 媽媽就會帶弟弟/妹妹回家。
把生產日和住院的流程與細節告訴Darian, 讓他有個心理準備, 也讓他對寶寶如何出生及媽媽會在醫院經歷些什麼有個概念。疫情關係, 生二寶後的三天都沒有探訪時間, 連寶寶的爸爸都不能見自己的新生兒, 所以我跟Darian說他在3個晚上睡3次覺後才會見到我, 生產後要去月子中心坐月子的媽媽可以準備30小格的貼紙卡跟大寶一起倒數媽媽回家的日子。

10-住院期間以視訊方式與大寶保持聯絡
生產後住院的日子是Darian自娘胎以來第一次長時間見不到我, 為了減少哥哥的不安, 我每天都以視訊方式讓他看看我住的病房和剛出生的寶寶長什麼模樣、做什麼, 而且每天跟他倒數: “你再睡兩次覺就能見到我和寶寶嚕~” 讓Darian知道我雖然不在他的身邊, 但並沒有遺忘他, 而且很期待帶寶寶回家跟他們一家團聚。
11-跟爸爸一起開心迎接二寶到來
在我和二寶仍在醫院住院期間, 爸爸和Darian一起佈置二寶的嬰兒床、整理二寶的衣物(舖滿整張床)和架起嬰兒床, 讓大寶參與迎接弟弟/妹妹回家一事是一個很好的家庭活動。

12-二寶送給大寶的見面禮
許多爸媽在二寶出生後, 會以二寶的名義送大寶一份禮物。Maxime的姨母是家中長女, 有些被父母忽略的童年陰影, 所以在寄嬰兒用品給我們時, 也為3歲的Darian準備了一部兒童相機, 3歲的小孩不會對”嬰兒送的禮物”起疑心, 拆禮物時一般都很興奮。不過我們在送禮後也提醒自己, Darian收禮物時只是得到物質上的滿足, 大寶感覺”被重視”、”沒有被遺忘”才是令他心靈滿足的事, 我們以二寶的名義送大寶禮物不是為了打發他自己玩玩具, 而是邀請/感謝他一起迎接二寶。

總結
無論大寶什麼年紀, 都需要爸媽的指引來學習與弟弟/妹妹相處。以上12個由爸媽幫助大寶適應新身份及新生活的心理建設從確認二寶存在一刻已經可以開始進行, 記得要正視大寶內心的需求和渴望, 持續維持對他的關注, 用愛支持大寶的不安感, 並耐心陪伴左右, 幫助他們學習和弟妹互動, 這有助預防大寶日後對弟妹的敵意, 避免爭寵的鬧劇。